加强德育教育之我见

浏览数:33

  众所周知,德育及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国家大力扶持中职教育的前提下,面对中职生所出现的德育方面的问题,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 学生因素: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其思想现状具体表现为:1、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学生看不起学校,更看不起自己。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中考“失败”者,他们在家长的眼里都是“不成器的孩子”,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中职学校的看法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了学生们对学校的看法;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学是因为年龄不够打工,而并不是因为想真正的来学知识,这种观点不仅学生有,部分家长也有。

2、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及生活目标,没有学习任何知识的积极性。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思想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冲动、固执、攻击、嫉妒、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加之本身就是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而且为了弥补心理空虚,他们逃课,流连网吧,谈恋爱,甚至用偷盗、抢劫等行为寻求“刺激”。

3、学生心理不够成熟,道德观狭隘,思想偏激

由于中职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品行不良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他们认为的讲义气,爱面子,但是缺乏真正的正义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勤俭节约,遵守法纪是没本事的人才做的事。

由于这些心理问题,诱发了许多不良行为,学生在校日常行为极不规范,表现为:上课拖拉、迟到,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女生也不少)、旷课、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男生留长发、染发、穿耳者等。这些都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所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根椐学生个体的不同,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不良思想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影视音像制品的传播,广告宣传以及网络文化的影响,使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取巧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甚至有部分学生半夜爬围墙出校门,到网吧通宵上网。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重高中轻中职”“中职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三)学校教育因素:

1、招生不易,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致使学生自由散漫。

由于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全面,导致中职学校生源出现问题,以至于中职学校将学校“商业化”,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理念,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对学生违纪处理过于宽容。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宽容。现在的学生思想开放,生活方式新潮怪异,早恋现象愈演愈烈,学校也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的学生,学校做出的解释也是“招生不易,教育为主吧…”。

2、大多数学校只重视专业课,德育课程跟不上,形式化严重。

提高就业率是每个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的重点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忽略思想方面的培养;部分学校沿用普高的教育模式,殊不知学生年龄虽大致相同,但情况却有很大不同。对德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如:学生们搞好卫生室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思想,给德育教育蒙上了急功近利的色彩。二是,把德育教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略学生道德行为,心理素质及能力养成的培养,使学生的公民道德,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坚毅勇敢的品质和自我管理等素质欠缺。三是,以智代德,以俊遮百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畸形品”。

(四)家庭教育因素:

现代中职生中,农村家庭,城镇低收入劳动者家庭占绝大多数,而且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新形式下,如何走出德育教育困境,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应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育经验,个人认为中职生的德育工作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对于上述问题,如果还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老传统”“老经验”来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或者是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还是不够的。我们得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一个以校级领导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三)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堂。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不要将活动停留在口头上是中职学校课改的重中之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是提高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可让已参加过实习的高年级同学用他们亲身体验来告诫低年级同学,或者由校企结合的企业领导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用真实的例子来教育学生。

  • 严肃校规校纪,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方面,要建立一整套严格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具体可行的措施办法,构成完整有序的秩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细化、完善,而且要通过集中与日常的反复宣传、教育,深入学生脑海,认真落实行动,每期开学要集中一周时间与军训结合,进行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的系统教育。其次,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重培养,促养成。在宣传教育上不能怕重复,怕老调重弹,但是,形式方法要有创新,要生动活泼。促养成,重要的是落实践行,督促检查,切忌言而不行,行而不果。通过反复的培训训练,经常的督促检查,定时的评比表彰,全员的互动铸塑,驱动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实现良好行为习性的定势和巩固,形成严格有序的品行秩序。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应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养奸,以构建文明、有序、正气的和谐校园。学校只有严肃执行校规校纪,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

(五)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

这是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对中职学校来说尤为重要。首先是因为中职生有更强的心理需要,他们的学业成绩不为人青睐,但他们在能力,技艺才华或多型个性上,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示自己,这是一种可贵的积极性,正是我们赖以塑造学生健康心理行为的契机;其次是因为中职生的课业宽松,他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需要在课外得到释放,从而获得更多的课外追求和愉悦满足,否则就只好在校内无聊的嬉戏打闹,这也正好是我们寓教于乐,实施行为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机,因此,中职学校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篮球协会、歌舞社团、国旗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六)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任何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进行“情感操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暗示、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学校可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作为契机,开展思想教育专题活动。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活动、“五四”青年节纪念系列活动、庆祝国庆系列活动、12.9纪念日活动、“爱祖国、讲奉献”主题团日活动,向“希望工程、灾区”献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稳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

(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门的师生道德交流机制。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人格独立的个体,学生也不必盲从教师(但是不是说学生就可以不尊重教师,一般情况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要比学生丰富的多,在这一点上学生和老师是不对等的。)。学校可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学生做心理辅导,健全学生的心理机制。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遇事走极端,所以学校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如当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家访等,范围也不能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这样学生的思想活动才能被家长和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更切合实际。

总之,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也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的、渐进的进行。中职德育要适应中职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必须注重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有特色、有创新才能让学生感到愉快。要遵循中职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教

                                               2015.11


当前时间